close
1.安寧病房成立目的
  是在約40年前由英國護士桑德斯女士所創
  目的在於給予癌症病患一個"像家而不像醫院"的照顧場所
  主要為減緩病患的疼痛,而非過度積極的治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.強調給予"全人 全程 全家"的照護
  全人:不像一般門診依器官分科
  全程:入院到出院後的追蹤(並非過才出院,情況穩定即建議出院),生後協助
  全家:包括病患家屬的心理建設,經濟協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3."身 心 靈"的全面照護
  心即是心理,常常家屬心態比病患更需要輔導
  靈即是靈性,有需要的話各安寧病房均有不同宗教人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4.Cure or Care?
  這樣的迷思,不論家屬甚至醫生常常會有
  究竟要讓病患接受痛苦,昂貴,(甚至有時是沒有意義)的治療
  還是讓他們受到人性,緩和,減緩疼痛的身心靈照護
  這是需要病患及家屬自己選擇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5.安寧並非等死,安寧並非沒有治療
  安寧病房絕對會治療病患的(其實有些醫生仍堅持Cure而非Care)
  而且還是身心靈的全方位治療
  但安寧更強調的是照顧
  所以進入安寧以前會要求簽署一份"不願接受急救意願書"
  當病人臨終,不會給予痛苦的急救
  例如可能壓斷肋骨的按壓心臟,電擊,切開氣管等不人道的急救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6.安寧的特殊機制-個案討論會
  為了反制一般醫療單位科層制,醫生權力集中的現象
  安寧特別設立了個案討論會
  每週有一至二次的討論會
  與會人包括醫生,護士,社工,靈性人員
  針對每一個案做討論
  並且依照各別人員的專業領域做出建議及討論
  加強的不同專業的橫向溝通(而非科層體制的上對下絕對權力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7.安寧的工作重疊
  進入安寧工作的醫護人員及社工
  都必須繼續接受安寧基金會的訓練課程(每年有規訂每人時數)
  醫護人員也要學習如何與病患及家屬溝通,如何安撫
  社工也要學習基本的急救,醫護等等
  確保大家的工作不那麼"專業化","非人性化"(可參考社會學家韋伯的理論)
  而能病患有更多親近的機會
  
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E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